彩色防滑路面材料及全國施工 河南富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彩色高分子稀漿混合料的配比設計需綜合考慮材料性能、施工要求及環境因素,以下是一套基于行業實踐的配比設計框架及關鍵參數說明:
一、核心材料組成與配比范圍
- 高等級彩色乳化瀝青
- 作用:作為主要粘結劑,提供黏附力、耐久性及色彩基礎。
- 配比范圍:10-15kg/m2(根據乳化瀝青類型調整,如BC-1、BA-1型普通乳化瀝青或BCR型改性乳化瀝青)。
- 關鍵指標:蒸發殘留物含量≥55%,針入度45-150(0.1mm),延度≥40cm(15℃)。
- 彩色復合級配骨料
- 作用:提供路面強度、耐磨性及外觀質感。
- 配比范圍:
- 粗集料(5-10mm粒徑):70-80kg/m2
- 細集料(機制砂或潔凈石屑):20-30kg/m2
- 要求:砂當量≥25%,確保混合料性能穩定。
- 環保耐候顏料
- 作用:賦予路面鮮艷色彩并保持長期穩定性。
- 配比范圍:2-3%(按填料重量計算,如氧化鐵紅等耐堿無機顏料)。
- 技術:采用獨特分散技術,避免顏料團塊和沉淀,確保色彩均勻。
- 高分子聚合物與助劑
- 作用:增強粘結強度、彈性及施工性能。
- 配比范圍:
- 聚合物乳液或樹脂:根據產品要求添加(如雙組份產品中主劑與固化劑比例為25:1或24:1)。
- 助劑(分散劑、穩定劑、增稠劑等):少量添加,改善加工性能。
- 水
- 作用:調節混合料稠度和流動性。
- 配比范圍:根據施工需求調整,增加水量可降低稠度,提高流動性。
二、參考配合比方案(以1m2為例)
材料 | 用量范圍(kg) | 備注 |
---|
乳化瀝青 | 10-15 | 根據乳化瀝青類型調整(如BCR型改性乳化瀝青可提高耐久性)。 |
粗集料 | 70-80 | 5-10mm粒徑為主,確保路面強度。 |
細集料 | 20-30 | 機制砂或潔凈石屑,提高平整度。 |
填料(礦粉) | 5-10 | 可選用礦粉、水泥等,調整級配。 |
顏料 | 0.2-0.3 | 耐堿無機顏料(如氧化鐵紅),按填料重量2-3%添加。 |
水 | 適量 | 根據施工稠度需求調整。 |
三、配比設計關鍵步驟
- 材料檢驗與選擇
- 確保乳化瀝青、骨料、顏料等材料性能符合規范要求(如乳化瀝青的破乳速度、粒子電荷等)。
- 骨料需堅硬、耐磨、潔凈,砂當量≥25%。
- 級配設計
- 根據鋪筑厚度、處治目的、公路等級等確定礦料級配范圍。
- 選用不同規格的粗細集料、填料等摻配,確保合成級配在規定范圍內。
- 試驗驗證
- 濕輪磨耗試驗:確定乳化瀝青用量,要求磨耗值≤800g/m2。
- 負荷輪試驗:驗證混合料的粘附性和抗剝落性能,要求粘附砂量≤450g/m2。
- 稠度試驗:調整用水量,使稠度達到2-3cm,便于施工。
- 施工參數調整
- 油石比:通過試驗確定油石比,一般范圍為6-8%。
- 攪拌與涂刮:乳化瀝青與集料需充分攪拌,確保均勻性;顏料應與填料預混后再加入混合料中。
- 環境條件:施工溫度宜在10-35℃之間,避免低溫或高溫施工。
四、施工注意事項
- 基層處理
- 清除基層浮土、灰塵,確保干凈、平整、牢固。
- 混凝土基材需精銑刨,去除浮漿,表面構造深度2-3mm。
- 材料調配與使用
- 雙組份產品需按比例混合(如主劑:固化劑=25:1),電動機械攪拌30秒至均勻狀態。
- 調配好的材料需在1小時內用完,否則會凝膠報廢。
- 涂刮與養護
- 涂刮兩遍,用量3.5kg/m2,每遍涂刮后需干燥3小時。
- 施工完畢后需養護4-12小時(具體看溫度),再開放交通。
- 環境與安全
- 雨天不能施工,施工時地表溫度必須低于45℃、高于5℃。
- 材料應放在陰涼處儲存,禁止暴曬。